第六十三章 太原(二)(1/2)

在调兵遣将的同时,小皇帝同时不忘设法尽可能的改善清军的装备。不但着令江南船政局、福州船政局分别交付福建水师鱼/雷、水雷各数十枚,还令李鸿章设法向美国人、德国人购买步枪和火炮。

5月6日,李鸿章得到章程后,立即安排和福禄诺洽谈。可惜此时的法国政府已经因为北圻的战局转变调整了政策,福禄诺也已经不再算是什么特使了。李鸿章只得将此章程转交法国公使林椿,请其代为转交国内。

现在不管是李鸿章也好、曾国荃也罢,甚至是岑毓英也都还不知道,黑旗军不但在山西郊外取得了大胜,现在更是连太原也攻下来了!

4月29日,丁槐率七千滇军包围了太原。此时,在太原城中负责防御的正是之前和黑旗军交过手的陆军上校比硕。

30日,滇军开始猛攻太原。比硕手中仅有两千士兵,其中还有六百是新编的当地土著步兵。为确保万无一失,比硕理所当然的向在北宁第一旅指挥官波里叶求援。

“将军阁下,请您尽快下令吧,我愿意率领三个营前去救援太原!

看着焦急的参谋长,波里叶却意外地摇了摇头:“克雷蒂安中校,难道你忘记了之前米乐将军发来的战情通告了么?”

半个月前发生在山西城外的战斗已经被形成文字传到了北宁。当接到比硕的电报时,波里叶立刻想到这很可能是中国人的战术——他们打算将山西城外的一幕搬到太原。

参谋长一愣,随即想到:“阁下,您的意思是……”

“没错,”波里叶快步走到地图前,“从北宁到山西有两条路,一是向西过安丰、达府至太原,一是先向北、然后向西过越安、富平至太原。我认为,中国人一定是在这两条路中的一条设下了埋伏,就等着我们去救太原呢。”

参谋长看了看地图,“中国人不可能在两条路都设置伏兵么?”

波里叶摇摇头道:“不会。他们之前在山西的时候,并没有直接强攻山西,而是通过伏击山西驻军的巡逻队,激杜然中校率兵出城。然后在城外设下埋伏,这才歼灭了杜然中校的部队。之后,他们又故弄玄虚,假借围困山西,诱使河内派兵救援,在半路上再一次设下埋伏。两次交战都是通过埋伏,而且战后他们也没有继续攻占已经兵力空虚的山西城。这说明,中国人的兵力不足!”

“正是因为兵力不足,他们才没能在最初的时候就直接强攻山西。同时,也是因为兵力不足,在明知道山西兵力已经空虚的情况下,依然不敢占领山西,而是跑到了太原。”

“敌人的计划是通过对我们已经夺取的几个战略要地围而不打,吸引我们分兵救援,然后逐步蚕食。”

参谋长再次问道:“那么阁下认为,敌人有多少兵力,又会在那条路上设伏呢?”

波里叶想了想,道:“我说不准,但是敌人很可能离开山西后获得了一部分援兵,所以他们才会敢于直接围困太原。那么,敌军现在的兵力应该在五千到六千。”

“人少了,他们就无法实现既围困太原,又要在半路设伏的作战意图。毕竟,我们在太原还有两千兵力,如果敌人投入的兵力少了,比硕上校根本不可能发出求救信号。而且敌军不知道我们将派出多少兵力前往救援,他们的伏兵少了,就不会起作用。所以两处的兵力都应该在三千左右。”

“如果敌军超过六千呢?”

波里叶笑笑道:“如果敌人有七千甚至八千兵力,那他们就完全可以攻占山西,或者直接攻占太原。甚至可以直接来攻打北宁。但是他们没有。所以,我才会判断他们的兵力不足。”

既然已经判断出敌人的意图,那么波里叶自然不会再上当。可是太原又不能不救。“那我们接下来要怎么办?”参谋长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

“两个方案!”波里叶伸出两个手指道:“第一,由我军和第二旅尼格里将军共同出击,兵分两路。不论敌人在哪一路设伏,总有一路援军可以救援太原。敌军的伏兵最多四千,我们手里有三千多兵力,而尼格里将军手中有四千多兵力,即使无法冲过敌人的埋伏,至少可以保证全身而退。”

“那第二个方案呢?”

“第二个方案,就是我们和尼格里少将的兵力和兵一处,这样我们就有将近八千兵力,即使是敌人在路上设了埋伏,也能轻松突破。”

“可是司令官阁下,这样一来,我们就等于弃守北宁和府浪塘,那么如果敌人趁虚而入怎么办?”

波里叶笑道:“那样,当我们救援完山西之围后,就再次回师包围北宁或者府浪塘。难道敌人还敢据城死守不成?当然,如果敌人据城而守反而好了,这样我们就可以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不过,我相信中国人没有这么傻!”

参谋长不由得对波里叶竖起大拇指,“高!实在是高!那我这就将司令官阁下的方案发给米乐中将。毕竟,调动尼格里少将的兵力,需要米乐将军的命令才行。”

沾沾自喜的波里叶不知道他对黑旗军和滇军的兵力分析错的离谱。不过这也不能怪他,毕竟,他得到的情报并不全面。

黑旗军和滇军现在的总兵力达到一万三千人。之所以不占领山西或者太原,不是因为兵力不足,而是因为火力不足。同时,刘少卿也不想因为攻城而损失过多的兵力,或者为了占领城市而束缚住自己的行动。

另外还有一点导致波里叶的判断严重偏差,那就是滇军的战斗力。

波里叶是根据黑旗军在山西城外的表现来判断敌方的兵力的。但是那两次交火黑旗军都是集中全部的速射武器和火炮才取得的。加入七千滇军后,兵力翻了一倍,但战斗力却远没有增长这么多。不要说滇军的战斗力远远达不到这两次战斗的水平。就算是黑旗军自己,也仅能支撑起三、四千人的作战而已。

此章加到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