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布局(1/1)

锦州总督府大堂,崇祯派人冒死送出的勤王诏书终于到了王峰的手里。?如今关宁军大小将领齐聚议事堂商讨。

接到诏书的关宁军大小将领立刻分为了两派,一派以吴三桂为主张立刻出兵援助京师,而另一派则恰恰相反,他们以祖大寿为极力反对出兵勤王。

两派在议事厅是吵得不可开交,虽然祖大寿与吴三桂是甥舅关系,可是在这关系到关宁军生死存亡以及个人利益的时刻,他们两也顾不得许多。

在王峰看来吴三桂等人之所以坚决主张救援京师无非是因为他们这些人在京师都有家人和府宅,一旦京师被破,那么他们的家人与家产将会统统化为虚有,所以这些人主张救援京师就不足为奇了。

而以祖大寿等辽东本地军官为的反对派主要是基于南渡考虑,他们这些家族在辽东那是家大业大,如今南渡自然涉及到撤离,可对于他们来说这撤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那是要耗费大量人力,再加上南渡路中又需要大量人手押运,如果军队全部被调去救援京师那对于他们来说那绝对是不好的消息。

一支军队之所以能够傲视天下,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团结。在这生死存亡的时刻,王峰更加需要的是一个团结的关宁军,望着争吵不停的两派人马,王峰是看而不语。

“好了!都吵够了没有,吵够了就全都给我闭嘴,听听我这个大帅的!”许久,王峰终于爆出了怒吼。

在场的众将一看大帅怒,吓得立刻闭上了嘴巴乖乖的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王峰站起身整了整衣襟“本督认为京师不可不救,一来皇帝的命令不可违抗,二来我关宁军还有众多家眷滞留在京师,这些都是我们的父母姐妹,不可丢,三来我们的曹文诏总兵还带着我们的兄弟在京师驻守,他们是我们的同袍,我们的关宁军何尝丢下过自己的同袍而不顾?所以京师我们必须去!而且本督亲自去。”

吴三桂这些主援派一听到大帅表态救援京师而且是亲自救援,顿时眉飞凤舞,喜上眉梢恨不得马上就下去准备。而那些反对派则是面如死灰。

王峰当然注意到了这些反对派的表情,他突然话锋一转,“但是本督认为此次救援京师,兵在于精而不在于多,况且南渡也需要耗费大量人手,所以本督决定这次亲自只带四万骑兵入援!其他人等协助祖将军做好南渡工作!”

本来心如死灰的祖大寿一听王峰只率四万兵马入京,其他人则是协助他做好撤离工作,顿时挺直了腰板。

“好了,所有人都下去立刻准备吧!”王峰挥了挥手,众人立刻下去准备去了。

等众人走远,宋献策才开口说道,“少帅您真是煞费苦心啊!”

“呵呵,能怎么办?”王峰一阵惨笑。现在的他必须极力维护好关宁军内部的团结,他这样做一来即照顾了军队内京城派的感受又考虑到了辽东派的利益,可以说是一箭双雕,而且京师里也有王峰不得不去的理由。

可以预见到的是,此次闯贼必定会攻克京师,而且这也是时间早晚问题,按崇祯的性格王峰早已料到他绝对不会苟且偷生,那么问题来了崇祯一死大明再也没有正统皇帝,到时候留在南方的督抚大臣们必定会各怀鬼胎,另立皇帝。

后世的王峰记得很清楚,大明就是因为崇祯的殉国导致大位空悬,这才引出了一系列的弘光政权、潞王监国、鲁王监国、隆武政权、永历政权等割据政权,甚至有时候竟然出现了监国与皇帝并存的局面,这完全都是因为没有一个正统皇位继承人即位而引的。

王峰此去京师的一个目的就是要抢占先机,虽然救不出崇祯皇帝而且他王峰从来也没有救出皇帝的打算,但是捞出太子和两位王爷王峰倒是挺乐意的,只要他王峰掌握了太子和两位藩王,到时候依靠关宁军的实力再名正言顺拥立太子,那么天下还有何人能够敢反对。

其实王峰去京师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那里还有一个女人,一个他心爱的女人,他绝对不会就这么置之不理,他要亲手救出自己的女人。

“康年,让祖大寿一个人处理南撤之事我还是不大放心,你还是留下来协助他,只不过我有一点要求,即使我们弃城也不能留一砖一瓦给鞑子,我们宁愿毁掉也不要留下,明白吗?”王峰再一次叮嘱道,对于鞑子王峰是打心眼里仇视,所以他宁愿毁掉也不会白白便宜鞑子。

“少帅放心!”宋献策朝着王峰深深的鞠了一躬。

“保重!”王峰轻轻的拍了拍宋献策的肩膀,说完头也不回的走出了大厅。

京师朝阳门,自从宁武接到入京勤王的诏书,曹文诏就领着五万人马进驻了京师参与守城,由于曹文诏的兵马多是能征善战的边兵,一来王承恩就安排他们在朝阳门驻守。

这朝阳门外乃是京杭大运河在北京的漕运码头,作为京杭大运河的起点,无论是南方进京的客商还是离京赴任的官员都要经过这条大运河,所以可以说这大运河乃是这京师通往各地的命脉,原本嘈杂热闹的京杭大运河自从流寇围城后就显得异常的安静。

这些天,曹文诏几乎可以说是彻夜未眠,他一遍遍的巡视城防,虽说这京师城高墙厚,可是对于那城外将近一百多万的流寇军队来说,京师又显得是那么的渺小。

虽然曹文诏的手上有近五万人马,可是他从来不认为仅仅依靠这五万人马就能守住北京城,如今的流寇早已经不是当年四处流动作战的乌合之众了,从辽东带出来的二十万关宁铁骑只剩下五万人就可见这流寇战斗力的提升是多么的可怕。

“将军,将军!辽东来人了!”一小校兴高采烈的跑了过来,他的身后紧跟着两个身穿黑袍的年轻人。

此章加到书签